地名查询网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东 > 梅州 > 蕉岭县人物

蕉岭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12-30

  徐铿1549年己酉科举人,原籍怀仁乡(今蕉岭),后迁梅县,蕉岭徐氏开基祖徐云崖(探玄)7世裔孙。父亲徐嘉祉,字君宠,号梅林,明正德十五年贡生,任江西龙南知县。徐铿少立志承父业,立号幼林(幼小的梅林)。1556年领乡荐任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治在万山丛中,汉瑶杂住,罗城有3个里(里,行政区划)被瑶族酋长占据。徐铿到任后,免去冗役苛税,招流民耕种,分化瑶族恶势力,结果归还3里田地给汉民耕种。罗城汉民刻石纪念。徐铿因母逝归家守孝3年后,出任浙江分水知县。分水有溺女婴陋习。据史载:“分俗狡诈,贪利健讼,素难治也。”他以诚消其诈,以廉矫其贪,讼牒自息。他请乡中各族贤……[详细]
谢晋元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9051941)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 。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 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详细]
  吴汤兴(1866—1895),字绍文,祖籍蕉岭三圳伍子湖,其先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895)由镇平渡台垦殖,定居于台湾苗栗县铜锣乡。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全台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抵抗日军入侵。义军大将军丘逢甲任命吴汤兴为苗栗义军统领,吴汤兴命丘国霖、吴绍洸置快船大鼓,遇有紧急军情飞船击鼓传令。义军军纪严明,士气旺盛,苗栗富户大力予以资助。1895年农历五月初六日,日军在基隆登陆,十五日台北陷落,巡抚、义军大总统唐景崧逃回大陆。义军大将军丘逢甲在与日军血战20多个昼夜弹尽援绝后,内渡回大陆,由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任义……[详细]
  黄开甲(1860—1905),高思程官人。伯父黄道崇曾任清道台;父黄岳川曾留美,回国后任翻译,开甲为其长子,自幼聪颖好学。1872年清廷接受容闳的建议,由丁日昌、李鸿章等大臣奏清廷批准,派遣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当时清政府决定:每年送30名幼童赴美,出国时有汉文教师陪行,使幼童赴美后仍可兼习中文。其留学经费由上海海关总税款中每年拨银120万两作为留学生的费用。并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让幼童学习出洋的知识。该局还附设预备学校一所,各地考选来的幼童,先在预备学校预习一年,经考试合格后才选派赴美留学。还规定:不准中途退学;不准加入外国籍;不准在国外谋……[详细]
  曾鉴修(1916-1985),家名乾三,号练达,新铺镇长江村坪头人。民国12年(1923)至民国23年,曾鉴修先后在本乡同声公学、新铺初级中学、蕉岭中学就读,民国23年秋随父出印尼。次年夏回国,就读梅县东山中学高中三年级。毕业后,于民国2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曾鉴修于7月下旬离开上海,到山西太原抗日前线。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山西少年先锋队工作人员,政治指导员,山西决死十纵队工作队队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山西省汾阳县政府秘书兼游击队队长,山西省岚县和静乐县县长兼游击队队长,西北野战军第三旅……[详细]
林修明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8851911)
  林修明(1885~1911年),广东蕉岭县新铺镇南山村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父亲林云轩,早年因家境贫寒到东爪哇(印尼)勿里洞岛当矿工,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办起了小锡矿业。林云轩生子5人,林修明排行第三。林修明7岁回国读书,19岁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在上海期间,他眼见祖国国弱民贫,受西方列强欺侮,中国人被讥为“东亚病夫”,便立志强身救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赴日本体育学校攻体育。这期间,他与旅日中华革命党人过从甚密,遂萌发革命之心,同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受同盟会指派,回国以教育为名,从事推翻清朝反动统治活动,在家乡县立镇平(蕉岭)中学教体育,向学……[详细]
  徐骧(1867—1895),家名来昭,字云贤,又称徐昂,祖籍镇平(蕉岭)兴福镇谷仓村,是蕉岭徐氏开基祖徐探玄17世孙。1765年,其高祖徐俊彩率全家迁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垦殖。徐骧18岁中秀才,曾掌教蒙馆。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他在苗栗头份组织义军,与吴汤兴共商抗日保台大计,日军在基隆登陆后,他充当吴汤兴右翼,沿途设伏,痛击进犯新竹之敌,杀敌200多人。不久,尖笔山之役,黑旗军统帅刘永福派参谋吴彭年率军前来助战,统领杨载云及黑旗军将领袁锦清、林鸿贵殉国。日军施诡计全力猛扑,日军统帅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受了重伤。他与吴……[详细]
  徐锡南(1825—1893),谱名理楚,号觉臣,兴福镇桃溪村人。他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史,知识渊博,道德高尚。是清光绪初年恩贡生,镇平(蕉岭)儒学教谕兼任“桂岭书院”院长。徐锡南的住宅名“五知堂”。之所以命名“五知”,他在桂岭书院常对其学生阐述:“一个人不论做好事、坏事,必然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人知。故每个人必须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要做好人,多做好事,决不能做任何见不得人的坏事。大凡做人处世,必须具备“知仁、知义、知德、知智、知信,就是要讲仁义,有道德,有知识,讲信用。所谓好事,就是爱国爱乡爱百姓,做有利于祖国,有利于故乡,有利于人民百姓的……[详细]
  徐徽字宏猷,怀仁乡(今蕉岭)人,徐云崖八世孙。1629年程乡县岁贡生。在家乡设馆教授学生,望重乡里,学生中多知名人士。天启年间,盗匪蜂起,因盗匪案株连很多良民,徐徽为众多善良百姓辩白平反,30多户。当年地方不靖,为了地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徐徽奔走呼号,请求广东上 书王朝,力陈建县治之理由。陂角人赖其肖写下《请开筑县城池呈稿》,在众人努力下,终于在1633年,明王朝下令,析程乡(梅县)之龟浆二图、松源二图,平远之石窟一图、石窟二图,置镇平县(蕉岭),隶属潮州府。建县时,急需兴建县署及学宫,首任县令沈惟耀,征用徐徽的宅基地,建筑县署及学宫。“徽遵祖嘉祉遗训……[详细]
汤用巨 [] (1831~?)
  汤用巨(1831—?),原名华才,高思镇高思村赤岭背人。1848年考取秀才。咸丰五年乙卯(1855)考取举人,第二年获“例进士”。钦加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在京几年后,衣锦返乡。曾为祖屋题“联新居”,撰联“联理同心花萼秀,新铭又日幅陨长”,以勉励后世兄弟友爱。题三副堂联。其中正堂联:赤岭启堂基,峰高土厚,卜筑落成自可栽培兰桂;白水迎庭院,源远流长,波涛涌起何难奋发蛟龙。左堂联:联和气于一堂,但愿永相好,戒相龙,怡怡雍雍,埙篪协奏无俗韵;新鸿基兮百世,惟期莫厥居,钦厥止,兢兢业业,耕读永传有余芳。汤用巨和善待人,睦里亲邻。高思村汤姓为大姓强房,亦时有与……[详细]
  涂思宗(1897—1981),家名南垣,字负我,三圳镇黄沙坝人。1918年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孙中山麾下许崇智12统领部随营训练班,毕业后任见习官、排长,参加过讨伐桂系军阀及东征陈炯明。在东征期间,涂思宗任张民达师独立营中校营长,陈炯明许以少将官阶诱降,被断然拒绝。在兴宁合水圩,他部被陈炯明叛军包围,涂指挥全营激战突围,终于击败叛军,升为上校团长。据2007年5月24日《梅州日报》11版《五华农-动的领导人古大存》一文所载:1926年春荒,五华县地主豪绅奸商们申请国民党广东当局派涂思宗团前来五华河口护航。古大存率1000多农军赶来,写信与涂商谈,商定对河中……[详细]
  蓝奎(生卒不详) 本县进士第一人。蓝坊中村人。幼年曾在蓝坊中村宝庆寺读书,稍长在程乡东山大东岩读书自习。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中进士,在京城开封任文林郎、郡博士。晚年回故乡讲学,人称“蓝夫子”。后人为纪念他,以他的姓为乡名,即今之蓝坊镇。……[详细]
  彭道仁(1905—1992),原籍五华,1928年迁来蕉岭。他出身贫苦,16岁高小毕业后,考取外国人办的广州惠爱医院附设医校就读。该校中国学生,实际上是该医院廉价的护理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无课本、无讲义,只是上午听老师(医师)讲一些医学上的基础知识,由学生做笔记,下午到医院跟班到病房护理住院病人,晚上同学们互相对照订正笔记。至毕业积存“订正笔记”有一大册。他就是靠这册微不足道的“订正笔记”,勤奋自学的,在医疗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学成才,医术精益求精。在惠爱医院附设医校毕业后,曾到佛山、广州等地医院任防疫员、药剂员、医师等。后任国民革命军虎门沙角炮台……[详细]
  丘继英(1910—1998),文福镇下岩仔村人。他家境贫困,于1932年6月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地政养成所,1933年3月毕业。1937年任《广州日报》副总。是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毅然投笔从戎。1938年初,几经辗转到武汉,投奔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经当时的办事处主任叶剑英推荐,于1938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当时丘念台以中山大学教授的身份到延安考察、讲学,受到延安军民抗日热情的感染,向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表示:决心回广东后也要组建一个类似延安的抗日团体。并要求中央派人协助他组织这个团体,中共领导人赞许和支持他的要求,并决定选派在延安抗大、陕北公学的广东、……[详细]
  钟增华(1935—1994),新铺镇霭岭村人。1955年他在蕉岭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埔县百侯中心小学任教,成绩突出,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教师。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入《大埔报》社、中共大埔县委办公室,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60年代,钟增华调回蕉岭,在蕉岭蓝坊公社、新铺公社任公社副书记,后调中共蕉岭县委宣传部。70年代任蕉岭东方红公社书记,期间,公社社员喜欢找他咨询,他也经常到群众家里串门,访贫问苦。群众之所以亲近他:一来,他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二来,他态度诚恳,尊重知识分子、尊重老师,相见先喊老师;三来,他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拒绝送礼酬……[详细]
  张帆(1930—1996),家名宏海,笔名缅英。兴福镇神岗村瑶岭人。高中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后考入梅县银行学校。1952年先后任蕉岭人民银行秘书、行长。后任蕉岭神岗大乡党委书记及在梅县地区外贸局工作。1959年调广东省委工作,继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交政治部科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省人民政府首任法制局局长(厅级)。张帆为人忠厚,热爱工作,爱国爱乡。热心为故乡的建设事业出谋献策。当年蕉岭请求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建河西公路、逢甲公路、晋元大桥以及蕉岭中学重修桂岭书院和兴建全国第一个环保纪念碑等等,张帆均竭诚为之奔走,终于0解决。1993年,蕉岭向省人民政……[详细]
  徐亩元(1926-1981),原名淼源,蕉城镇黄田村人。他7岁入本村乐群小学读书,13岁入县立中学,未及初中毕业,即因家贫而停学。民国31年(1942)秋,他受聘担任乐群小学的代课老师。同年12月,在大哥徐森源的带动下,在惠阳横沥参加抗日救亡团体--东区服务队,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日趋进步。民国33年3月,在博罗县联和乡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东江纵队,担任东江纵队北上先遣队政工干部。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奉调前往大鹏半岛的华南军政干校受训,随后分别任第五支队、独六大队和罗浮山独立大队连政治指导员。在此期间,徐亩元经历过大小战斗20余次,曾在……[详细]
  徐森源(1918-1986),蕉城镇黄田村人。早年,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参加青年学生读书会、编演话剧等活动,民国27年(1938)毕业。12月回蕉岭参加东区服务队抗日民众自卫组织干部培训班,旋即加入东区服务队,开展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民国28年端午节后,随东区服务队到潮汕前线,在国民党军独立第九旅政治部从事军队和民众的抗日宣传,协助政治部办青年训练班。民国31年(1942)冬,东区服务队在罗浮山筹办罗浮中学,徐森源任该校训育主任。他一面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一面为梅县《中山日报》撰写东江前线战地通讯报导。民国32年春,加入中国共……[详细]
  张志瑶(1925—1999),原名志姚,家名汉怀,笔名静江,徐溪镇黄坑村人。因家贫仅读小学5年。1947年夏经地下党员王志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参加游击队,任武工队队长。1948年3月2日,闽粤边纵司令员刘永生部署攻打蕉城,派刘雨舟、张志瑶2人侦察敌情,张深入了解详细情况后,连夜赶回向-汇报。战斗打响后,他作为刘永生的通讯员,冒着枪林弹雨传达司令员的命令,终于攻克蕉城。1949年春,为了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张志瑶奉命带领武工队员在蕉岭至平远公路黄坑地段设卡收税,蕉岭县保安营倾巢出动企图阻止,闽粤边纵1支队饶仁珊团与中共蕉岭县工委书记钟化雨率领的独二大队密切……[详细]

全部蕉岭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