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5

延安历史人物介绍5

更新时间:2023-12-30

  曹伯箴(~1948)又名金铭。世居宜川县城南街,其毕业于省立单级师范。民国七年(1918)为县民团团总,曾平定曹占胜及零星土匪。十二年(1923)从军于田毅民陕军第一混成旅,奉命出关讨伐赵倜,后随军进剿河南蔡项及杨鹤龄。十三年(1924)国民军南下,又从军于前敌总指挥杨虎城部下,十五年(1926)在三原整训。3月镇嵩军刘镇华围困李虎臣于西安,达8个月之久,后城解围,杨虎城出关东征,他以国民军10军……[详细]
  邓景亭(1912~1947)原名新安。民国元年(1912)10月10日出生于宜川县集义镇新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1927年后,集义是国民党政府-防共的南线大门,这里地主阶级势力猖獗,苛捐杂税严重,土豪劣绅互相勾结欺榨贫苦百姓。二十年(1931)考入韩城县中学上学,二十二年(1933)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暑假回乡后,在集义镇第四高级小学(简称四高)学生中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革命思想。当时的集义乡乡长刘……[详细]
  李国忠(1874~1942)字,荩臣,世居宜川县城西街。历任国民党宜川县建设局长。民国四年(1915)因黄河壶口天险,船只难以通行,他便约张肇雯等捐资,于河西岸开凿河道,以便船只通行。十三年(1924)他看到县北西河夏秋常发洪水,人们行走困难,便招集工匠运石筑桥,并亲自监工,经一年时间修成。十五年(1926)山洪暴发,桥柱崩裂,西桥桥面下陷。他发愤说道:“吾安能坐视斯桥之毁耶”!遂动工重修。二十一……[详细]
  刘葆华(1917~1936)宜川县集义镇人。民国六年(1917)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二十三年(1934)在宜川第四高级小学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小毕业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家境贫寒无力继续上学,他以卖笔墨纸张养家,并借以掩护为党做秘密工作。二十四年(1935)春由于叛徒告密,他的哥哥刘盛祥被集义镇民团杀害。他-逃往山西河津县农村,继续进行革命活动,被追捕,他又返回宜川,在牛家佃参加了……[详细]
  范世昌(1910~1936)原名明珠。清宜统二年(1910)出生于宜川县城南街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岁开始在宜川县城私立学堂读书。民国十五年(1926)考入宜川单级师范。在共产党员贺席珍的启发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月,他从宜川单级师范毕业,在县城第一高级小学任教。他在进步学生中秘密传播新文化,宣传马列主义,同时兼任地下党组织编印《小实验报》、《上郡日报》的工作,亲自撰稿、印刷。经常把报纸……[详细]
  邹均礼,字志和(1874~1933)宜川县河清乡(今集义镇)马头岭人。清朝末年拨贡,擅长诗词,著有《桃源诗文集一卷》。父母去世后,家境贫困,他于清宣统元年(1909)放弃在外求学,任宜川县高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民国三年(1914)宜川有几杆土匪经常骚扰百姓,-,袭击村寨。邹均礼每逢-都发表自己主张,“古今政教紊乱,法律废弛,治标之法,莫如尚严,宁除暴以安民勿养痈而贻患”。他在《示儿》诗中曾写……[详细]
  王化吉(1829~1882)清,上庠生,平生好仗义疏财,识胆兼优。清光绪五年(1879),宜川知县孙尔炽与某些粮绅相互勾结,擅自把田赋钱粮由原来的每亩交纳620文钱加高到1200文,以搜刮民脂中饱私囊。逼钱粮凶狠,加之天旱缺雨,连年欠收。百姓没有饭吃。致使“十室之邑,强半逃亡,八口之家仅留三四”。走投无路的四乡百姓扶老携幼,背上锄镰犁杖云集县城外,弃田罢耕乞求减免田粮,公推康平里石培村王化吉等五人……[详细]
  吴炳幼年聪明好学,素有大志,清雍正七年(1729)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中进士。其祖父吴启晋传中云:“以孙炳贵,赠文林郎”。乾隆十三年(1748)冬至乾隆十八年(1753)任陕西宜川知县。后调任陕西长安知县。陕西葭州知州。因为官正直,被人诬陷降级,平反后以知州御补陕西咸阳知县。先后任陕西邠州、华州、陇州知州。又调山西应州任知州。最后升任山西平定直隶州知州。因患眼病回家。终年71岁。死后葬在三……[详细]
  刘继,宜川人,贡生,才识过人,慷慨多大略,善于骑射。明,正德年间,以贡生任卢氏县令。这时有大盗刘六、刘七攻城抢掠。刘继预先让民众入城堡,四处守卫。然后组织本县募丁,夜袭破贼,获贼首、辎重,曾以军战有功,上于朝廷。嘉靖初,任延津令,凡领兵打仗,无一不获全胜。所到之处,都设粥棚,救济穷苦百姓。大小官员对刘继以礼相待。因刘继祖父有德,嘉靖皇帝偿给黄金一百两,称为积德之家,后因病归家而逝。……[详细]
  刘子诚(1555~1634)字淑贞,别号豫奄,明,宜川县康宁里人。幼年时富于记诵,12岁补为弟子,于喷籍鲜不窥,为李维祯、姜士昌两名宿所奖赏。读书国学,因通经学,被授为湖广训导,教士以不欺为本,立行艺二格,有一善者记之行,勤诵读者记之艺。月得数人为老友,习容讲礼,因有成就,督学道董其昌(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赏聘入幕。擢盐山令,升为横州知州,持节定交阯之难。所到之处,皆有治绩。后迁居长安,与崔尔进……[详细]
  罗兴秀(1905—1944),洛阳乡平泉村人。鄜县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原交道区第七乡(平泉)地处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接壤的“红白”交界地带,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相当激烈。1943年,平泉乡原任乡长罗兴发被国民党暗杀后,群众又推选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乡自卫军(民兵)积极分子罗兴秀接任乡长职务。罗兴秀出身贫苦,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处事公正。担任乡长职务后,在组织乡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又率领乡自卫军……[详细]
  朱应有(1913—1936),直罗镇药埠头村人,鄜县苏维埃政府创始人韩明奎的得力助手。1930年,刘志丹率陕甘工农红军进入鄜县西部地区,朱应有协同韩明奎等人积极参加了刘志丹所领导的“太白夺枪”等武装斗争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193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药埠头支部书记。随后与韩明奎等人再次率西川贫苦农民手持农具拥进县城,迫使国民党县长乔廷瑾减免租税一年。1934年4月,任鄜西革命委……[详细]
  高善范字仰光,清道光六年(1880)出生于鄜州城内。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民国八年(1919),推选为陕西省参议会议员。民国十四年(1925),任陕西省国民政府参事。民国十六年(1927),任宜川县县长。国民党右派违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发动-政变以后,高普范身为国民党地方官员,对共产党深表同情,仗义直言,反对国民党--,暴利盘剥,欺压百姓的弊政行为。因受国民党右派排挤,告……[详细]
  郎秀英(1917—1947),女,岔口乡陈家沟村人。1939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以后,郎秀英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孝敬公婆、抚养子女、操持家务的同时,走出家门,发动妇女纺线织布,开荒种地,改变了当地妇女不出家门、不下地的陈规陋习,成为妇女解放和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1941年被选为陕甘宁边区鄜县大申号区人民代表,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基层妇女干部。19……[详细]
  李晴初(1917—1947),钳二村人。1935年7月,小学毕业后投身革命,任苏维埃鄜甘革命委员会秘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任县苏维埃二区(羊泉)青年干事,后任红29军256团(红2团)一连政治指导员。1937年7月全民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晴初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2营4连指导员,后任2营教导员等职。1944年,770团奉命东渡抗日,李晴初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被评……[详细]
  雷振启(1915—1947),羊泉乡北章村人。因家贫,父母无力供他上学,只读过半年私塾。14岁就开始在洛川、羊泉等地给地主拦羊当长工。1935年6月,雷振启投身革命,参加了苏维埃鄜甘革命委员会领导的鄜甘游击队,并担任排长职务,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雷振启随鄜甘游击队配合15军团78师,参加了羊泉原上钳二、郭丰等战斗和“榆林桥战役”以后,11月又参加了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役”。……[详细]
  同万明(1908—1985),出生于河南,幼年随父母逃荒到富县安家落户,住羊泉街。12岁在铁匠铺当学徒,出师后以打铁为生,特长于锄、镰、镢、斧等农用铁器的制作。1937年3月,太乐(羊泉)区组建抗日救国会时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944年,先后任区民政助理员、中共区委宣传科长、太乐区区长、中共太乐区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荒种地10余亩,自……[详细]
  乔凤鸣(1915—1936),羊泉乡南章村人,自幼喜爱抱打不平,上学之后,又添报国之志。1932年5月,刘志丹率陕甘工农红军在羊泉原的吉子现打富济贫,开仓放粮。这件事对乔凤鸣震动很大,使其产生了投奔红军的念头。1933年,乔凤鸣在鄜县城关小学毕业,1934年4月,苏维埃鄜甘(含甘泉县府村地区)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乔凤鸣在大申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鄜甘游击队第二分队经济员。1934年麦收后,国民党……[详细]
  韩明奎(1910—1986),直罗镇黑崖窑村人。出身贫苦,不堪忍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1931年与张庆才、兰英魁等人率西川农民手持农具,拥进县城,交农拥堂。1933年冬,经陕甘工农红军骑兵连何彦江(直罗镇屈家沟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再次率领县境西部农民拥进县城,迫使国民党县长乔廷瑾减免租税一年。从此韩明奎被群众公认为鄜县抗租反霸,土地革命的农民领袖。1934年4月,以韩明奎为主席的苏维埃鄜西……[详细]
  王树勋(1908—1936),洛阳乡田厢村人,乳名满全,又名万全,别名立三,化名创业。为富县最早的中共党员和富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创始人。1928年,王树勋在鄜县单级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延安陕西省立第四中学(简称延安四中)。在校秘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中共延安党组织编印的《荧火》、《曙光》等革命刊物,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的-斗争以及在“渭华-”失败后护送刘志丹返回延安重新组建武装力量的革命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