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商洛历史人物介绍6

商洛历史人物介绍6

更新时间:2023-12-30

  陈绶(1841—1910) 字紫荫,自号灌园迂叟。洛南县城西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初入京都任职,父亲以其嗜酒嘱咐戒饮,后父病危,请假归省,不幸回至家中,父已逝世,于是20年滴酒不饮。孝满入京复职,因念0体弱多病,无人侍俸,即请辞职,告归终养。回到家中亲侍汤药40余日。母亲病故后,陈三年如一日,断荤茹素。陈绶辞……[详细]
  王之球 生卒不详,字天玉,洛南县永丰镇人。王之球家境贫困,父亲因身负重债,经常躲避在外。凡家庭所欠官府租税、私人债务,债主屡次登门追要,王虽然非常苦恼,但却性格洒脱而不拘束,仍然诵读诗文。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中后补举人,后却屡试不中,常借入京应试之机,自带书籍,边读书边游览名山胜水,即使途中休息在路旁甚至岩隙之间,也要取出书本,坚持就读,博览群书,猎取大意。王之球学识渊博,尤工于诗赋。清康……[详细]
  卢鼎 生卒不详,字公调,洛南县窑底乡卢村人。卢鼎年轻时正值明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义旗高举之际,当时其父已故,卢孤苦贫困,独居南寺刻苦读书。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起义-战商洛,部将“一斗谷”率众到洛,在寺中带走卢鼎怒欲杀之。卢鼎见机行事,对众人道:“请带我去见主帅,好为你们请偿。”见了主帅,问其所长,卢鼎自言诸子百家无所不通,阴阳占卜无所不晓。主帅见卢很有才华即留居营中,让卢观测阴晴风雨,判断……[详细]
薛国用 [] (?~1622)
   薛国用(?-1622) 字献我,洛南县寺坡乡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初任襄垣(今山西省东南)县令时,正值饥荒年,灾民大量流移外地,耕地荒芜,薛国用便向潼关富翁贷来黄金数百两,购回耕牛和种子,及时召集流民返乡垦田,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不久调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知府,因政声显著,入京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后升任兵部车驾司郎中,不久又离京任开原(今辽宁开原县)、赤城(河北赤城县)道检事,分……[详细]
张鹏 [] (1390~?)
  张鹏(1390-?) 字腾霄。祖居陕西省眉县,元末其父任洛南主簿时即徙居于洛南县张河乡。张鹏20岁为县学生员。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登为贤书。后赴京在皇室子弟学塾南宫学习,结业后在工部任职。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张鹏在巡视各省吏治中,曾经检举揭发了独石总兵李谦的怯懦,上疏朝廷,奏请严饬军律;并亲督晋冀各地,加强防守。使云中(今山西大同)、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一带,地方治安井然,人民安居乐业……[详细]
  韦善俊 唐朝著名医学家,武则天时(624—705)京兆(今长安县一带)人,后徙居洛南县。据《列仙传》记载:“唐武后朝韦善俊,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尝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韦善俊13岁起斋奉道法,曾在孙思邈(581—682)门下从师,对医学既有精深的造诣,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唐天授年间(690—692)曾入宫为武则天治病,被封为太医。不久辞去太医,归隐民间,为民疗疾治病。后到洛南药子岭开荒种……[详细]
  牛先民,申家垤人。1982年志愿参加解放军,1987年随军赴老山前线防御越军犯境。是年7月24日晚,大雨倾盆,先民所在班守卫在距敌不足百米的猫耳洞八号哨位。22时40分,越军兵分三路,企图夺取我哨位。牛先民与战友一道,奋勇还击,击毙越军数名。在战斗中,他腹部受伤,肠子溜了出来。他把肠子盘在腰间,用三角巾勒住,继续还击来犯之敌,直到昏倒在工事里。战友们发现后,方知他全身负伤17处,肠子脱出40厘米。……[详细]
  韦克金(1929~1989)黄龙乡韦家垭人。1954年参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供销社主任、乡党委书记、县信访局长等职。数十年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18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或先进工作者。在信访工作的十多年中,视信访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而热爱并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他体恤人民疾苦,关心信访者生活。经常亲临现场调查解决问题。满腔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并多次将自己的钱粮……[详细]
  赵延善(1910~1982)黄土包人。少时家贫,未能上学。二十多岁出家学道,随师采药行医,粗通文墨。建国后还俗,在家办药铺,以针炙、草药为人治病,收费低廉,对于贫者,往往分文不取,并常常供给患者食宿,时人称颂他,“待人胜待己,积德不积财”。1956年,被招收为医师,先后调高坝卫生所、十里卫生院工作。他接诊患者,不论上班下班,随叫随到,诊医病人之多,常为全院之最。“文革”中,他因当过道士,被划为“牛……[详细]
  孙启忠(1905~1981)贫农,过风楼北沟人。五岁丧父,随母乞讨。十二岁与邻牧牛,成人后常被抓丁拉伕。解放后,1954年实行农业合作化时,被选为北沟农业社副主任。他带领社员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在光秃秃山上挖坑淤泥,栽活华山松150亩,经精心管护,十二年成茂林。1965年被评为造林模范,出席全国劳模大会。此后,他护林更为刻苦,经常守林中除虫草、防火灾,制止乱砍滥伐,风餐露宿,任劳任……[详细]
  谭道鹏(1917~1978)石佛寺人。父亲谭家和,猎户。民国十四年(1924)照川大恶霸王炳初私加粮款。鱼肉百姓。谭家和联合贫苦农民起而反抗,遭王炳初杀害。为避灭门之祸,道鹏随母外逃乞讨。民国二十七年(1938)8月,他到保甲队当勤务兵,伺机杀死王炳初之弟王和廷,以报杀父之仇。民国三十二年(1943)谭利用矛盾,与照川副乡长结为金兰,被荐任郑家庄保长,三十四年(1945)七月联络周枝林、谭道明、李……[详细]
  李兰州(1904~1971)祖籍湖北省天祥县李家集,儿时随父迁居山阳县城东关。以营农起家,开垦、购置田地三百余亩。民国中期,变卖土地二百多亩,积资筹建面粉加工厂,以时局-,田资耗费几尽,兴办工业未能如愿。全国解放时,家有土地96亩,被划为地主。兰州勤耕耘,喜读书,家藏古籍数千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其精心收藏十二年(1925~1947)的《大公报》毁于兵燹。建国后,1950年,将家藏古书2……[详细]
  阮开典(1909~1966)莲花池贺家原人,十岁绐地主放牛,忍饥受冻,挨打挨骂,练出一身力气,养成顽强性格。解放后,他分得土地,盖起新房,时常念叨“新社会好!”土地入社,耕牛入社,他都情愿,只是担心牛多难喂,就报名当饲养员。他爱牛胜过爱自己,总是想方设法让牛吃饱喝足,从不鞭笞。他经管牛十分认真,从不见牛糟害庄稼苗。他被评为模范饲养员,被选为大队贫协组长。1966年春的一天,牛在山坡上吃草,突然有两……[详细]
   陈胜志(1920~1965)又名刚娃,十里乡薛家沟口人。父母早丧,家境贫穷,十二岁时,到箱主王德朝的汉调二簧班学艺,初习生角。首次扮演《扫雪》戏中的丁生,动作逼真,催人泪下,荣获银牌。十五岁后改习净角,在名净大师吕庆华教导下,苦练唱、念、做、打四功,噪名益进。素以扮演《出五关》、《空城计》著称,人称“活关公”、“活孔明”。1949年受聘河南,任淅县汉剧团团长,第二年参加南阳地区文艺会演,一举夺取……[详细]
  周作杰(1910~1947)又名新全,银花街人,八岁始给地主放牛。全家仅有的四分水地和八分旱地被地主霸占。父亲因参加当地农民斗争遭杀害,妹妹因还债被卖掉,儿子在荒年中饿死。民国三十五年(1946)秋,新四军第五师由中原突围到达山阳东部地区,作杰即投身革命,被编入陕南军区三分区山阳游击大队,担任二中队一分队长。他作战勇敢,行动敏捷,人称“飞毛腿”。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月,作杰率队在天桥沟一带与……[详细]
  张智仁(1883~1937)小河口瓦沟口人,农民,忠厚老诚。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初,红二十五军来到小河口,发动群众,开展民主革命。张智仁协助军队,积极动员青年参军,并把长子张永成和次子张永发送去参军。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赠其一块木匾,上 书“工农-”四字。是年五月,红二十五军攻打山阳县城时,张智仁组织群众抬担架,救伤员,抢运物资。在袁家沟口攻打唐嗣桐旅的伏击战中,父子三人投入战斗,长子永成在……[详细]
  阮英臣(1906~1935)袁家沟口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做长工。身材矮小精悍,性格开朗厚朴,嫉恶如仇,仗义勇为。民国十九年(1930)春出走谋生,投奔国民党县自卫团当兵,以勤勇升小队长。不久自卫团改组,他被排挤回家。在家乡,目睹衙役要粮要款,00,忍无可忍。同年七月十三日联络袁家沟口和马家山农民成立“大刀会”,对天盟誓:“抗交粮款,救民水火,永不退志;打仗在前,上不认兄,下不认弟;倘若……[详细]
  杨诗瀚字北海,马滩人。清代岁贡。民国元年(1912)任陕西省第一届参议会议员。民国十五年(1926)自捐家资于马滩上庵创办高级小学。民国十九年(1930)唐靖部盘踞县城,粮款摊派浩繁,民不胜苦。其组织民团,配合小河口大刀会,奋起反抗。并出走西安,联络山阳旅省人士,控告唐靖,得省主席杨虎城支持,在报刊上揭露唐靖在山阳横征暴敛行为。“九一八”后,陕人-,提倡国货,杨在西安创立国货公司,自任总经理,得到……[详细]
   方光照城内人,以“德正兴”字号开设水烟商铺。民国初年,商号盛行自发钱钞,流通市面,作为活动资金。许多商号滥发纸票不能兑现,失去信用。而“德正兴”号所发行钱票,则备有现金,随时收兑。时有乡民前来兑票,走时遗失钱袋,方光照妥为保存,失主来取,原物归还。乡民感其拾金不昧,赠一“心地光明”木匾。……[详细]
  张上采(1860~1923)字耕云,黄土包寨子沟人。幼年丧父,由母教养成人,潜心苦学,光绪七年(1881)县试第一。后因厌弃八股,无意功名,遂以陶渊明为楷,寄情山水之中。其在家务农养蚕,饮酒莳花,著有《野谈遣兴》诗集。其教子有方,长子光烈举孝廉方正,民国初年被选为省参议员。幼子光易于民国六年(1917)留学日本,于东京大学经济科毕业。其倡导女子上学,反对缠足陋习,山沟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当时军阀割据……[详细]